查看原文
其他

李铁:如何改造“城中村”?| 城市百问

李铁 中国城市中心 2024-04-13

前言


目前,中国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增长期,我国规模城市总数达到世界首位,城镇人口数量已占据总人口数的60%。在取得了这些成绩的同时,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却愈发突出,宏观经济与城市的发展问题联系也愈加紧密。城市债务增加,金融风险压力巨大,城市转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当如何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如何做好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如何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增加就业和进行产业的空间布局?如何避免更严重的危机和风险的发生?这些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城镇化的实际情况,寻找出解决的方法和答案。

于此背景之下,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设立《城市百问》栏目,利用我中心优质学术研究力量,试图解答城市发展、城市政策、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并将就城市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我们的分析方法,供读者参考。


希望所有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在本栏目下留言,提出有关城市的各类问题,以便我们及时解答交流。

                                                                                           编者


(往期回顾: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难点——公共福利的排他性 | 城市百问)


总第二十六期

本期作者:

李铁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城中村”,是许多大城市政府治理重点要解决的对象。原因是“城中村”的形象与城市管理者心目中的视觉目标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城中村”的外来人口又是城市安全治理的老大难;“城中村”因为土地和房屋所有权问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没有与城市国有的市政设施供给体制衔接,也产生了环境脏乱差和公共卫生问题;“城中村”的居民住房因为是村民自建,质量较低,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等等。


什么是“城中村”?其实理解起来并不难,也是中国特色。它原来是集体土地所有制下的城郊农村,因城市化过程城市扩张而“被动”纳入了城市。这里的土地还是集体所有,并非国有;这里的房子是建立在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的“小产权”,而不是城市国有建设用地上建的可以上市交易的大产权;这里的公共服务供给理论上还是由原来的集体福利提供;这里原来的农地大多被政府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了补偿,并从事着非农就业;这里的居民或者说是原来的农民,虽然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说是城里人了,但仍然维持着传统的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方式,包括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等等。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城中村”与城市的纠葛就一直在发生,涉及到征地、住房拆迁和“城中村”改造与补偿之间的矛盾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甚至曾经发生过剧烈的冲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房地产的开发和土地的升值,征地、拆迁和补偿的矛盾大大降低,“城中村”与城市政府的矛盾也从原来的被动征地和拆迁,转变为主动希望政府征地和拆迁,以便改善原有的居住状况,尽早地实现“被城市化”;还有,通过谈判增加拆迁补偿,实现“一夜致富”。


在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改造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各地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政府治理的方式不同,“城中村”在城市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东的“城中村”改造基本上是“自我改造”或者是高补偿改造两种形式。所谓“自我改造”是因为在城市化发展初期,政府补不起征地拆迁的巨额补偿,所以留给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比较多,大量的“城中村”没有经过征地和拆迁而保留下来,形象与周边已开发的城市空间有着明显的差异。高补偿改造则是因为房地产的发展,高房价带来的收益使得企业有了补偿的能力,足够支付征地拆迁的补偿金。在城市治理能力较强的京津沪等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大多是以政府征地和拆迁为主,而局部地区因补偿能力不足和开发条件不成熟,则保留了一些“城中村”。


“城中村”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是城市中比较特殊的发展空间,重要区别是土地所有制的不同和开发模式的不同,因而表现出来的景观形态和管理机制也不同。已经被征地或者拆迁改造的“城中村”实际上等于被城市化进程所吞没,而因各种原因尚未改造或者拆迁的“城中村”在城市治理者的眼中,仍然是心中大大小小的一点“痛”。原因是他们理想中的城市形象应该是统一的、大尺度的,应该以高楼大厦、景观道路和生态公园以及城市大广场这些组合元素为基本标志。而相对于以现代化城市景观和基础设施供给为表象的城市,“城中村”带来的视觉效应显然总是负面的。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者总是急功近利,希望瞬间地实现赶超,希望在自己有限的执政期间,实现城市的大变样。但是局限于补偿能力所限,局限于开发的周期和时间,甚至局限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过剩,在城里留下的诸多遗憾中最大的也许就是“城中村”。



其实在我看来,“城中村”并不应该总是给予一些负面的评价,从它的产生和“被城市化”的过程看,它的存在有那么点壮烈,而且存续期间与城市的巨大反差,应该也能给城市未来发展带来一些希望。如果我们去欧洲看一下城市的发展历史,实际上随着几百年来城市的逐步扩张,以私有土地为基础的“城中村”逐渐地融入到城市中。无论是从景观上,还是从基础设施供给和公共服务提供上,甚至是一部分的拆迁,其实都延续了城市化所有进程中文化和经济的连续性。欧洲发达国家的城市街区经济发展充分,沿街的房子大多也是顶天立地的,只是在几百年改造的历史中,个人偏好、文化保护以及基础设施的渗透,使得这些街区建筑很好地传承了城市的历史和文明。我们虽然看到这些城市的现代化是深入骨髓的,但是没有了表面的那种张扬炫耀,这种骨子里的现代化几乎贯穿了城市的所有细节。


看到我们的“城中村”,在征地和改造的城市化过程中,实现了大一统的城市风格,反而感觉到城市文明的缺失,这也是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一种结果。城市无处不体现出城市管理者个性的主观要求,无处不体现出“大干快上”的政绩效果,无处不体现出管理者对城市文化和文明缺乏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在城市空间的发展,对被拆迁居民的安置和补偿等等,无不体现了各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我们曾经比较过被拆迁后安置的补偿标准和自我改造后“村民”的收益,显然后者的年收益高于前者几倍甚至十几倍。例如住房的出租收入,没有被改造的“村民”可以在自己的宅基地上通过出租房屋获得年几十万的收入。而被拆迁和改造的“原村民”虽然可以得到新的住房,得到一些补偿,但是年收益却仅仅是几万元的工资。假设我们允许农民的宅基地可以对外转让或者出让,那么新来的经营者会根据城市的需求,自动调整经营方向,从景观形态和经营内容上都会发生实质的变化。毕竟这里的基础就是街区经济。这里只是需要政策的调整和利益释放的空间,更需要政府管理者站在新的角度去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


我记得在一次“城中村”调查的时候,曾经问过当地的负责人,为什么有些“城中村”被允许进行自我改造。他坦诚地告诉我,那就是他的一块心病,因为看到这里和其他地方的状态不一样,他就是觉得这个任务没有完成。当然,之所以放弃了统一的拆迁和改造,原因在于成本太高,补不起,但是这反而成就了“城中村”的居民。其实他心理的这种无奈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就是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我们要尊重居民的选择,也要尊重“城中村”,城市里唯一与高楼大厦城市景观不同的地方,允许它发展成为一个有变化、有个性的地方。这里会有传统的街区模式,这里会有便宜的小吃和各种老字号,这里的经营主体不再是传统的农民,而是经过产权置换的各类城市经营者。这里的景观可以记得住“乡愁”。这里也许会是城市里一个热闹的经营场所。只是这些变化需要我们对城市改造和发展政策进行调整。例如我们能不能从城市的多样化角度出发,尝试着给予这些“城中村”长期发展的预期?这涉及到产权的认定,涉及到原来宅基地上所建的住房是否可以盖的更高一些,宅基地是不是可以和城里人交易,或者是合作运营等等。


往期回顾


第一期 什么是城镇化?

第二期 在中国为什么叫“城镇化” 而不是叫“城市化”? 

第三期 从大数据看人口流动: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

第四期 中国的城市和国外城市的区别?

第五期 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走特大城市的发展道路吗?

第六期 春运会形成向大城市的“反向流动”吗? 

第七期 什么是都市圈?

第八期 国际上城市化是以发展特大城市为主要路径吗?

第九期 “微改造”能给城市带来什么?

第十期 如何理解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第十一期 城镇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十二期 都市圈需要什么样的轨道交通?

第十三期 如何规划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

第十四期 如何理解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第十五期 中心城市如何引领城市群发展?

第十六期 房地产税到底要起什么作用?

第十七期 城市如何提升和优化营商环境?

第十八期 “大院”与城市交通和治理?

第十九期 如何理解“产城融合”?

第二十期 城镇化会带动房地产发展吗?

第二十一期 如何认识城市的新区?

第二十二期 如何认识城市的新区之二

第二十三期 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还可持续吗?

第二十四期 李铁:户改对城市的未来利大于弊

第二十五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难点——公共福利的排他性



来源:原子智库

注: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今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